希望你用不到的7个伤残鉴定,但要了解
无论是因工伤、交通事故、意外伤害还是故意伤害,除双方协商赔偿外,伤残鉴定结果直接影响事故赔偿金额。
只要涉及到赔偿问题,就会经常发生纠纷。事故受害方肯定希望得到更多的赔偿,事故责任方也希望赔偿尽可能少。
而且,正常事故伤害的赔偿金额相对较大。一旦你决定通过法律程序,有力的依据是由第三方进行“残疾评估”。在实践中,你应该了解这些关于残疾评估的常见问题。
1. 何时申请伤残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规定:职工因工伤医治后致残,且受伤相对稳定,影响其工作能力的,应当进行工作能力鉴定。
因此,如果职工因工受伤,经医治后,伤势稳定,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但不要等到康复后才去鉴定,这会影响鉴定效果。在损害稳定后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有利于赔偿。
2.如何申请残疾评估?
伤残鉴定有两种方法:自我委托鉴定和向法院申请委托鉴定。在诉讼中,这两种方法的法律效果是不同的:对于自我委托的评估,对方很可能对评估结果不满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八条,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对对方当事人提出的鉴定意见提出充分证据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批准。
3.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有效的诊断证明,以及按照医院机构病历管理的有关规定复制、复制的检验等完整病历资料和检验报告;
(二)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
4. 工伤能力鉴定需要多长时间?
《劳动能力考核管理办法》第九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人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如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需要一次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材料齐全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鉴定,并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伤情况复杂、涉及医院卫生职业较多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期限可延长30天。
5. 以哪一项判断残疾的准则为准?
目前有三种鉴定残疾的标准。
“人身伤害伤残程度分级”适用于交通事故伤害、刑事残疾、非职工伤害等;
《工伤劳动者劳动能力鉴定和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适用于因工负伤和患职业病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
意外险产品或包含意外险责任的保险产品适用《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6. 残疾程度如何划分?
残疾的识别由于工伤、交通事故、意外伤害,或故意伤害所有残疾由于人类伤害的程度划分为10的水平,尽管上述三个标准部门水平都是10的水平,他们是把基础是不同的,相同的不同标准下损伤识别,将获得不同程度的残疾。
7. 如果我不满意残疾评估,可否申请重新评估?
《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工伤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对初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申请重新鉴定的,应当提供《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和因公受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