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集物证和痕迹来进行判断

2021-04-07

如何收集物证?

检查肇事车辆接触部位粘附的物体,以便分析、判断事故的真实情况。

现场痕迹的固定和提取:

(1)对发现的各类痕迹在测量或提取前,要采用照相的方法固定(照相方法祥见《道路交通事故勘验照相》),直接提取和间接提取

(2)应测量各类痕迹的长度、宽度、高度,注明痕迹的部位、形状及形成方向。

(3)在现场勘查笔录中,必须对所有痕迹做文字描述和测量数据记录。

(4)衣着上的轮胎花纹印痕用固定剂固定。

(5)土路上轮胎印痕采用石膏灌注方法固定。

(6)提取驾驶人员的指纹,车体上指纹采用金属粉粉刷,再用透明胶带粘取的方法提取。

(7)衣着上轮胎花纹印痕用静电吸附的方法提取。

现场勘查和取证程序:

1.事故现场情况了解

事故路段位于城市街道的丁字交叉路口,主干道为水泥路面,双向6条车行道;与主干道垂直的支线为混合车道,沙土路面,进入支线的路口处设置有水泥减速坎。

2.勘查寻找事故痕迹和物证

路面遗留一条长为4.30m的黑色印迹,起点距小轿车行驶方向右侧的隔离花带1.40m,至电动三轮车左后轮止。印迹说明驾驶人采取了转向的措施。

小轿车右侧车身可见大面积的擦拭状和碰撞痕迹印迹。印迹说明该车与其它物体发生了碰刮。

电动三轮车左后轮胎的胎侧及钢圈可见不规则刮擦痕迹。印迹说明该车处于倾翻状态。

对事故痕迹物证进行测量

电动三轮车驾驶人座椅的靠背蒙皮被撕脱。印迹说明该车在倾翻过程中与其它物体发生碰刮。

事故痕迹物证保护与提取

在座椅的靠背上部边缘检见擦拭状的刮痕,表面遗留有与小轿车车身相同的黑色油漆印迹。印迹说明该车与小轿车发生碰刮。

各类物证及提取

痕迹鉴定

对路面黑色轮胎印迹的确认

根据路面轮胎印迹宽度明显窄于电动三轮车轮胎断面宽度的外部特点,痕迹鉴定民警首先确定此印迹为电动三轮车轮胎遗留的侧滑印迹。根据该印迹向右转角斜率几近45°的特征,痕迹鉴定民警分析认为,电动三轮车此时处于行驶过程中向右大角度转向的状态。

从路面轮胎印迹中,痕迹鉴定民警读出如下信息:

1.电动三轮车在行驶中,驾驶人采取了向右急打方向的措施;

2.大角度转向是电动三轮车产生侧滑现象的直接原因。

对小轿车车速痕迹的确认

在小轿车右侧车身前门距地高56cm——57cm处,痕迹鉴定民警检见了与电动三轮车车身颜色相同的绿色印迹,经辨认,该印迹新鲜,未见错动、重叠等异常现象,印迹面积较小,呈现出前重后轻、减层处未见车体凹陷变形,为刮擦痕迹。

将小轿车与电动三轮车靠近比对,痕迹鉴定民警发现,电动三轮车在侧翻过程中,与小轿车右侧车门的痕迹在高度上可以形成一致,在刮擦形态上可以互为造型主体。

从小轿车刮擦印迹中,痕迹鉴定得出如下结论:

1.发生刮擦瞬间,两车处于同向行驶状态;

2.发生刮擦瞬间,小轿车处于平面运动状态,电动三轮车处于侧翻运动状态;

3.发生刮擦瞬间,小轿车的行驶速度大于电动三轮车的行驶速度。

广西司法鉴定中心

分享到